English
电动运营车市场萎缩 企业探索生存之道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   作者:jinfei   发布时间:2020-12-21 8:59:25

   [汽车之家 行业]  上半年疫情不仅对私人市场造成极大影响,出租网约车也受到了明显冲击。相对于下半年私人市场的恢复,运营车辆则没有那么大的转变。12月18日,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大会的圆桌论坛上,围绕“出租网约场景”话题,建元资本董事长王炜作为主持人,与北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卜红升、曹操出行北京公司总经理刘志永、云度新能源汽车副总裁苗凤高、云快充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朱海涛进行了探讨。

◆网约车/出租车生态现状
  卜红升:2018、2019年是新能源网约车爆发期,2018年上牌量达14.3万,2019年达25万辆。两年时间增长了约40万辆,导致整个市场处于阶段性饱和状态。由于市场的调整,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对非合规车辆的管理措施,再加上平台针对配额的限制,鼓励经营性租赁来限制融资租赁,有效控制了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和白热化竞争。
 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,用户出行的频率减少,导致2020年上半年出行率同比下降了约50%以上,一些平台只保持了20%左右的订单。网约车销量也同比下滑了65%。
 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,网约车市场依然很有潜力。一是人们的出行习惯在逐渐改变;第二,政府的引导和行业的发展,以及电动车在运营领域的优势,都会带来好的前景。今年本身又是一个蓝天计划的收官年,各地政府规划的新能源指标到了最后节点,包括出租车也会在未来2-3年内将进入电动化的快速通道。
  刘志永:结合曹操出行2020年的运营情况来看,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能比油车节省16-20万的费用。今年曹操出行从原来的自营模式转变成承包车辆的模式,直接让20多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,未来会在承包模式上加大转型力度。
  从政策层面来看,济南、东莞、深圳、山西等地在网约、出租层面大力全面地推行新能源汽车。从基础建设来讲,全国现在已经有将近122万根充电桩,404个城市都有基础建设,对网约车基础设施上有新的支持。
『曹操出行』
  苗凤高:云度利用当地政府的资源,在福建地市做了个性化出行的模式——电动微出行,把网约车、出租车、微公交整合在一起,在当地形成了一个比较好实现盈利的样板。有计划在福建省其他地方推广,进行复制。
  2019年的时候只要是网约车,找资方提供资金配套还是非常容易的,今年很明显的变化是,只要是网约车,很多资金方都不太愿意接这个事情。除了疫情之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原因是残值问题,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游戏规则,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
  朱海涛:云快充聚合了国内很多中小运营商的充电场站,从数据来看,在2020年初时全网充电量基本上在20%左右,到今年7、8月时,存量市场已经逐步恢复,到9月时,一些城市、区域的增量市场已经开始显现。充电作为新能源汽车生态当中的一环,可以说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车辆的销售量可能会有滞后效应,但是充电量能非常及时地反映新能源市场的活跃程度,能够直观体现出网约、出租行业对于新能源充电行业的带动影响。
◆定制化车型成趋势
  卜红升:我们也在关注比亚迪和滴滴合作的D1车型,它基于平台提供一些数字化技术,来不断满足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性。未来的商业逻辑,不仅仅是车的革新,还包括车辆销售、车辆租赁、二手车残值等多个维度的革新。
『比亚迪与滴滴联合推出的定制网约车D1』
  刘志永:家是一个空间,办公室也是一个空间,在路上的时间也是一个空间。从出租车到网约车,再到现在的D1,都是围绕用户做一些服务的升级。吉利网约车未来也会往这个方向挖掘,打造未来针对于用户端的新能源化的定制车型。看D1未来的规划,到5年、10后之后,可能要完全实现无人驾驶,整个司机成本直接就砍掉了,想象未来车内有咖啡,司机变成车内服务员给倒咖啡等都是有可能的。
  苗凤高:比亚迪与滴滴的合作,滴滴的海量大数据是真的应用起来了,对于一个主机厂从业人员的触动还是很大。行业里一直在提,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变,这个产品是迈出了真正的第一步。D1解决了几个问题。通过数据的集成、技术的降本,真正把成本优惠传递给终端的司机与消费者。另外,通过海量数据了解用户日常的习惯,在产品功能配置上做相应的改进,就是把C2M模式落到实处。
◆出行场景的补能模式之“争”
  卜红升: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,都有存在的必要,最重要的是结合什么样的使用场景来使用。北汽在出租车领域推行换电模式,累计完成了137座换电站的建设,为了满足北京出租车置换要求,到明年年底要建成220-250座换电站。北汽在2021年将面向网约车市场推出换电车型,针对全国换电站的网络布局,逐渐推动出租、网约两个体系换电车型的导入,将有2-3万辆的市场规划。
  首先考虑到效率问题,最早一代场站换电约3分钟,从入位到出位大约5分钟,目前整个过程能缩短至90秒,大约等同于加油的时间。另外,在换电站里是通过慢充来进行电池的补能,可以将电池使用寿命提高接近一倍,正常的电池循环1500次,在换电站慢充的话可达到2000-3000次。去年统计数据中75%的热失效发生在快充过程中,无论是安全性、效率、电池梯次利用与电池价值管理上,换电模式都提供了很多支撑。车电分离逻辑如果正式成立,由金融机构承担未来的电池租金成本,网约车客户买车的成本跟燃油车一样,但是运营成本低于燃油车的三分之一以上,会给产业带来本质的变化。
『北汽换电』
  苗凤高:换电应该是在特定的场景、特定的区域,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。充电的模式,当前有非常大的体量和布局,实际上司机充电花费的时间不见得比换电更长,因为换电网点数量以及地理位置相对不够完善,导致司机花时间在路上、花时间等。充电对C端客户、部分B端用户来讲,已经满足了用车的需求。
  刘志永:要考虑在车辆里程(成本)和充换电效率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,例如太原是全国第一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,基础充电设施完善。在太原这样的城市,司机月收入达到五六千块已是可观,从车辆成本、基础建设、司机成本来看,一个较低续航里程的车型在太原可以运转,但是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就难了。
  朱海涛:在出租、网约车的细分场景,其实没有充电换电之争,而应该是长期共存、相互融合。其核心要素一个是场地,一个是电力。目前云快充已经对接了80%国内充电设备主流型号,目前在运营的已经有超过3000个充电场站,终端超过6万个。充电行业目前的利用率水平在10%上下,希望后续跟进换电运营,把很多的容量、场地拿出来一起做,形成合作共赢。
◆分时租赁是否会逐渐退出?
  卜红升:分时租赁行业的规范化与客户消费习惯在不断提升改善,但是企业收益仍然有很大障碍,也就是说投入车辆成本、人员运营管理、以及对车辆的清洁充电成本,都非常高。最起码到目前为止,北汽做分时租赁还没有真正实现盈利。这个行业增速会非常慢,大家首先要在创造一些收益或者能够打平的市场进一步投入;用户消费习惯培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;对车辆运行成本与收费标准还要做进一步调整。
  苗凤高:分时租赁其实跟过去的共享单车有点类似,一方面资本的推动,导致行业没有真正沉下心去,把模式走到相对能够实现盈利的阶段。最关键的点还是这个模式其实走在了市场的前面,等到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发展到一定阶段,共享出行才会再度火起来。
  王炜:用了这么多钱和社会资源所沉淀下来的分时租赁,考虑在特殊场景里使用起来,存量资产是低效,要用合理的方式变现更大的价值。例如支撑深度试驾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厂商,能够支持一个潜客到门店去深度试驾一两天,因为风险很大。但试驾对于店面传统营销很重要,二次进店成交率能拉得很高。建元资本正在考虑做这件事。
  第二个场景是代步。比如私人车辆在送修的时候,并不是报销一个费用就完事了。有时候用户是真正需要一辆车,但市场上还缺乏这种代步车服务。运营起来也是十几万辆的车队规模,把分时租赁的存量资产变成经营性资产。
 
关闭窗口
首页 | 走进凯达 | 新闻中心 | 产品中心 | 质量保证 | 销售网络
版权所有 ©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浙江金华工业园区仙华南街800号
浙ICP备13004016号